狗和日本人

狗是人类第一个家畜化的动物,对日本人来说,也是从很久以前开始就很重要的伙伴。

狗狗与日本人的交集从绳文时代开始

据说大约10000年前,人类开始饲养狗。人们在距今约8000年前的日本绳文时代的遗迹里面,发现了相当于现在的柴犬大小的狗骨头。因此人们认为,这个时候,狗已经作为看门狗或猎犬开始与人类共同生活了。这个时代制造的土偶中,有模仿藏项圈的狗的土偶。从立着的耳朵和卷着的尾巴这些特征可以推测出,当时的狗是现在日本犬的祖先。

进入古坟时代,出现了“犬养部”这样的职务部门,这里养的狗全部供朝廷调遣,目的是守护天皇的居所和全国的直辖地。在大和政权统一日本的过程中,狗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军事力量。

日本历史上有很多关于狗的记录和传承。例如,在《日本书纪》中就有关于狗拯救日本武尊脱离困境的记载。另外,在平安时代的随笔《枕草子》中,出现了宫廷饲养的狗,在13世纪左右成书的故事集《宇治拾遗物语》中收录了守护藤原道长冲破诅咒的爱犬的故事。之后各地都建起了忠犬的墓地和墓碑。狗独有的忠诚之心,自古以来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弦。

进入江户、元禄时代,开始兴起了一股饲养宠物的潮流,最主要的是“种(哈巴狗)”。它以奈良时代从中国大陆传来的狗为祖先,是日本固有的犬种。上到将军,下到各地的大名和富商都流行饲养种。以制定“生类怜悯令”而著称的德川五代将军纲吉留下了饲养将近100只种的记录。接近幕末时,百姓中也开始流行起来。另外,在当时的日本,种是唯一的室内犬,它和犬不同,被看作是介于犬和猫之间的动物。

以绳文时代的狗为祖先的日本犬没有与外来犬种杂交,而是像川上犬和疏球犬一样,成了在特定地域生活的“地犬”。到江户时代为止,它们还保持着与半野生化群体的若即若离的关系,人们都是以群体为单位照顾它们的。当然,有些狗是为了狩猎而被饲养和训练的,有些大名还饲养外来犬种“唐犬”用作自己队列的先锋或用来狩猎。

以江户时代的市井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和川柳中,有很多生动描写狗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当时狗就已经是人们亲密的伙伴了。

文明开化导致日本犬差点灭绝

进入明治时期,在欧洲潮流的影响下,一部分富裕人家开始流行饲养西洋犬,各种各样的犬种进入日本。另一方面,传统的日本犬被当作是“原始犬”,人气下降,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让它们与西洋犬进行杂交。结果,到昭和初期,日本都市里几乎都找不到纯粹的日本犬了。

对日本犬来说,这样危险的状况持续了很长时间,从大正到昭和时代,保护日本犬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在昭和三年六月创立了“日本犬保存会”。为了促进日本犬的复兴,进行了“保存运动”。从昭和六年到十二年,以秋田犬为首,甲斐犬、纪州犬、柴犬、北海道犬和土佐犬(四国犬)被指定为日本国家天然纪念物。这个时候,日本社会上流传着忠犬八公的故事。忠犬八公在主人去世之后还一直等待主人回来的故事很有名。

其实这个故事与“日本犬保存会”创始人齐藤弘吉有关。秋田犬八公虽然遭到人们残忍的对待,但始终坚持来往于涩谷站。齐藤弘吉心疼这样的八公,把它的故事讲给新闻记者,于是在昭和七年的时候,《朝日新闻》上刊载了一篇名为《可爱的老犬物语》的新闻报道。以此为契机,八公人气飙升,文章刊载两年后,人们在涩谷站建起了八公的铜像。通过这样的美谈,日本犬的魅力开始广泛地被人们所接受,也成了“保存运动”的后援力量。

现在,不仅是日本,甚至在世界上日本犬都很受欢迎。它们不仅懂得控制自己的感情、独立心很强,而且对主人很忠心,这样的性格最能傲起人们的爱犬之心。

由“宠物”转变成“伴侣”的现代

狗狗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由于饥荒,用食物来喂养狗就会被称为国贼。对狗狗来说,这样的困难时期一直持续着。

终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人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把狗当作宠物来饲养。昭和20~30年代斯皮茨狗的流行被称为“战后最初的宠物潮”。那个时候斯皮茨狗流行的原因是它“最适合看家”。之后,柯利牧羊犬、西伯利亚哈士奇、吉娃娃等狗接着流行起来。不管哪一个犬种,都是因为在电视或电影里出现过才流行起来的。

现在据说每5个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饲养狗,总数已经高达1186万只,加上猫的话总共是2147万只(2010年一般社团法人宠物领域协会的调查数据),它超过了2011年4月时15岁以下人口(1693万)的数量。这种状况之所以会出现,不仅是因为少子化使得孩子的数量相对减少了,还因为现在家庭的人口数量减少了,为了补充家庭人数,人们把狗当作家庭成员即“动物伴侣”来饲养。

另外,有报告称,最近人们饲养狗不是为了让狗看门,而是为了让狗“缓和自己的心情”,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为寻求情感需求而饲养狗。随着时代的变迁,狗和日本人的关系也在逐渐变化。但是,唯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狗一直在我们身边,是我们应该爱护的存在。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