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娃娃(Chihuahua)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小型的犬种,它的身世众说纷纭、扑朔迷离。有人认为此犬是随西班牙的侵略者到达新大陆的;也有人确定此犬原产于南美,初期被印加族人视为神犬,后来传到阿斯提克族……总之,吉娃娃犬的确切来源众说不一。根据以上描述进行推测,此犬绝非源自一种品种,而是由多个品种杂交而来。吉娃娃的确切起源目前莫衷一是,但吉娃娃的英文犬名是根据墨西哥最大的州Chihuahua而来。至少可以说明,此犬和墨西哥颇有渊源。

墨西哥是玛雅文化、托尔特克文化及阿兹特克文化的发源地,玛雅文化存在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1600年,托尔特克文化则起于10世纪末至13世纪,阿兹特克帝国则兴盛于14世纪至16世纪。吉娃娃的祖先,被认为是一种叫“太吉吉”(Techichi)的哑巴狗。太吉吉犬曾出现在托尔特克文化的石刻中,在墨西哥城通往印第安部落的公路两旁的一些修道院中,由于这些修道院是用托尔特克人建造金字塔神殿的石材所改建,所以这些石雕中,有完整的太吉吉犬的头脸及全身造型,与现代吉娃娃犬非常接近。在9世纪的托尔特克文化时期,有明确的历史文物证明,太吉吉犬存在于墨西哥,是中美洲的一种土狗。托尔特克文化的主要中心是杜拉市,此城很接近现在的墨西哥城,也是发现太吉吉犬最多遗物的地方。因此,杜拉市被推论为现今吉娃娃犬的发现处。
虽然太吉吉犬是在墨西哥被发现,但有一封哥伦布写给西班牙国王的历史名信中,却曾有过一段有关此犬的奇怪注解。哥伦布所报告的发现是:“有一种在古巴岛上捕获的小型狗,很奇怪是哑巴不会叫。”但这些狗不可能被不善航海的阿兹特克人带到古巴,所以有由西班牙军队于16世纪带入美洲,或在欧洲人之前即由中国船旅带进美洲的说法。

近代,早在1850年,吉娃娃犬由墨西哥传到了美国,之后经进一步的培育形成了现代吉娃娃犬型,大多数肩高15-25厘米,体重1.8一2.7公斤,用作伴侣犬。吉娃娃犬不仅是可爱的小型玩具犬,同时也具备大型犬的狩猎与防范本能,具有类似梗犬的气质。吉娃娃动作迅速、坚定,具有很强的后躯驱动力。从后面看,后腿间始终保持相互平行,后脚落脚点始终紧跟前脚。前后腿都倾向于向重力中心线略靠,使速度加快。从侧面看,前躯导向配合后躯驱动,昂首阔步,行动中,背线保持水平、稳定,文雅而且不费力,前肢舒展、结实,后躯推动力强。从侧面看时,步幅恰当,从正面和后面看时,行走呈直线,这是因为具有健全的骨骼及肌肉的原因。
现在的吉娃娃有两种不同的毛发类型:短毛型和长毛型;每种类型均有两种头型:苹果头和鹿头。长毛吉娃娃全身被有光滑柔软的毛发,平顺或略显卷曲,耳部、颈部、尾部和足部覆有飘逸的羽状饰毛。一般来说苹果头的吉娃娃脑袋更圆,两眼间距较小,耳朵和四肢较短;而鹿头的吉娃娃顶部平滑,两眼间距较大,耳朵更大,四肢略显瘦长。吉娃娃是体型最小的犬类之一。2013年,波多黎各有一只名为“蜜莉”的吉娃娃,两岁半身高仅9.65厘米,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世界上最小的狗。蜜莉刚出生时,可用茶匙盛着,长大后还不到一只运动鞋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