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左邻右舍,男人一早就出门了,所以打交道的几乎都是女人们。说是打交道,不过是出门见着了打个招呼而已,随着儿子上幼儿园,我和左邻右舍打招呼的机会就多了起来。
大体上,左邻右舍的面孔都恍恍惚惚地有点印象,因为,刚搬进自家新建的二楼时,和我住前后院的婆婆就拿了一大堆毛巾,带着我到左邻右舍挨家挨户地去送上毛巾,说着“请多关照”的客气话,加上我还是个外国人,所以在我还把芳邻们对不上号的时候,人家对我已经是知道了的。难怪我一出门,总是能遇到一些笑脸说着客气话。开始我还以为见了陌生人也打招呼是日本人的礼节呢,我也就学着跟对面走来的人热情地说客气话,现在想起来,对方虽然也客气地响应着,那表情总还是怪怪的,没准儿把我当成了多语症病人呢!

日本人凡是养狗,都在人们看得见的地方立一个牌子,上写:小心,恶犬!日本人在尊重各种有生命的动物方面,教育的确是比较成功的,所以日本人养狗和中国人养狗,尤其是和中国北方一些人养的专门用来吃的狗是截然不同的。在国内一些人当中,养猫养狗略微尊贵些的叫做:宠物。宠物的地位比较接近于小孩子们玩的玩具,既然宠物被定位在玩具类,受到平等的尊重是不大可能的,除非是:狗仗人势。这样想来,生为日本的狗,倒是在这方面有一些偏得,因为日本人总是把狗什么的当做自家成员一样来对待。起初在电视上看到狗和人一起在桌子上吃饭,一起在榻榻米上睡觉,就差没一起洗澡了,我总是疑心那些人有毛病,至少心理不健全。后来看到到处都有动物病院,这倒也罢了,居然还有一些动物温泉,在一些特殊的地方,还设有动物寄存处,这和一些为了方便妈妈们而设置的临时托儿所是一个性质的,这时候我就不得不想:大概这个民族或者说这个国家有点不正常。当然,对生命的尊重是能够体现出一个国家国民的整体素质的,但是这样地被商家们一炒作,就不免矫枉过正了。
我对于狗说不上喜欢不喜欢,就是说我根本就无视它的存在,就像对某些人。直到有一天,在甘南藏区的大草原上,为了现在已经成了摄影家的老友强行要拍一张照片的缘故,我们两个人被五、六只藏獒一一种比狼还要凶猛的猎狗团团围住足足有五分钟,天哪,那五分钟对我来说抵得上一个世纪。虽然后来得到了藏民主人的热情款待,老友的片子也因此获得同行们的认可也说不定,但我却留下了对狗的恐惧症。包括那种看起来很可爱的像玩具一样的小狗,我都敬而远之,因为它们张开嘴时的牙齿都是一样的,我脑子里藏獒特写的底片是无法消失的。
有了上面说的经过,我最讨厌的就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在幽静整洁的路上散步时,迎面走来一个牵狗散步的人。这个人可能是狗的主人,也可能是被委托陪狗散步的人。据说这样的工作是论小时算钱的,爱动物的家庭主妇很喜欢这样的工作来赚零花钱。顺便说一句,我是宁可去刷碗干体力活也决不做这种和狗打交道的工作的,所以,牵狗散步的大都是女人。碰上这种情况,我总是立刻远远地站住,等她们过去后再走。这样的情况还好办,最让我提心吊胆的是每次送儿子上幼儿园,经过的一家养了两条大狗,虽然比起藏整来说是小了一些,但也足足有三岁小孩子那样高了。不知为什么,他家的狗总是不拴上,大概是给它们自由吧!它们一自由,我就惨了,大狗“呼”的一下子扑上来,我就差点没死过去。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天之后,我就忍不住对狗的主人大骂了起来。狗主人不住地点着头听完我的臭骂之后,就抱歉地说以后一定拴上等等。过后又买了点心去我家道歉。事后,邻居的主妇们见了我都说:现在可好了,我也被它们吓得要死呢!
吓得要死为什么不找狗主人论理一番呢?你看,这就是日本人的方式,那些主妇宁可开车走只需要步行三分钟的路,也不去讨得一个公道。在小镇的民律里,有一条要给狗拴上链子的条文。对这样无视民律的邻居,按我的方式就是骂他个狗血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