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夜晚开车途中,前照灯偶然扫过路边的野猫时,被一双烁烁放光的眼睛吓得一惊。
猫的眼睛之所以能在黑暗中发光,是因为它的视网膜下层长着一种名为“照膜”(tapetum)的物质,而这种物质能够反射光。不同于人类视网膜对光的吸收作用,猫的照膜更类似于镜面,可以在不吸收光的情况下把光反射出去。

所以,猫的视网膜在接收光线时会受到更多的来自光的刺激。使它在黑暗的环境中也能看得清晰。猫的祖先本来是生活在森林里的夜行动物,漫长的进化过程使它们锻炼出了在黑暗中也能准确辨别老鼠等猎物的本领。猫看清楚物体所需要的亮度,只有人类的1/6,所以它们仅仅凭着夜晚微弱的星光,便能看清楚周围的一切环境。
另外,猫两只眼睛的最大视野范围可达285度,通过这样的立体视觉,可以在一瞬间计算出自己与目标物之间的距离,让猫拥有了能够精准捕捉移动物体的无与伦比的动态视力。
相反,它们识别静止物体的能力就差很多了。猫的视神经数量不足人类的1/10,视力仅仅在0.2到0.3之间。这也就是为什么用狗尾草逗猫的时候,得来回晃一晃,否则猫很难看清楚狗尾草的准确位置,甚至根本就看不到眼前的东西。
猫眼聚焦于近距离物体的能力也比较弱,一般很难看清楚身边25到30厘米范围内的东西。这是因为,猫根据捕猎的需要,在进化过程中着重强化了2到6米范围内的视物能力,而不影响狩猎的近距离视力对它们来说就没那么重要了。出于同样的原因,猫也不擅长识别颜色。当然,和只能看到黑白世界的狗不同,猫可以分辨蓝、绿两种颜色,但不能分辨红色。
在日本,经常能看到路边民宅的外墙边摆着一排灌满水的塑料瓶。阳光照在上面时,瓶子会反射出刺眼的强光。据说,居民们用这种方法来驱赶企图进入院子的野猫。但事实上,猫并不害怕强光。刺眼的光只会让猫一瞬间被吓到,而习惯以后,它们并不会对强光产生畏惧心理。所以,用这种方式驱赶野猫的效果,实在没法让人期待。